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市场监督 > 详情

小麦粉新国标严禁添加任何物质

22-02-21


  本报讯 (记者 鲍小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修订后的《小麦粉》国家标准(GBT1355-2021),该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据悉,新标准突出营养健康,适用于无添加物的食用小麦粉,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等。同时注重适度加工,将原标准中“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粉”“普通粉”四个等级调整为“精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个类别。据测算,以普通粉为例,总出粉率可提高0.5%—3%。

  新标准发布后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健康营养产品的需求,同时对于规范和引导小麦粉加工企业适度加工、促进节粮减损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营养健康,禁添任何物质。修订后的《小麦粉》国家标准规定,小麦粉为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麦)经过碾磨制粉,去除部分麸皮和胚并达到一定加工精度要求、未添加任何物质、能够满足制作面制食品要求的产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品质营养研究所所长孙辉表示,新标准规定小麦粉不添加任何物质,旨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对粮油产品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并参考了国家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中关于小麦粉(通用)中添加物的要求,即“取得小麦粉(通用)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在小麦粉中添加任何食品辅料”。

  据孙辉介绍,新标准突出营养健康,适用于无添加物的食用小麦粉,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等。在新标准实施后,添加添加物或添加剂的小麦粉将被列为“专用粉”范畴。

  三级加工精度,简化分类等级。“加工精度”为小麦粉中残留麸皮碎片的程度,以麸星的大小及分布的密集程度表示,是面粉质量的关键指标。面粉等粮食加工产品中的脂肪酸值含量越高,则越容易变质,新标准规定“精制粉”“标准粉”“普通粉”脂肪酸值(以mgKOH100g计)分别为≤60、80、100。

  孙辉介绍,目前市场流通的小麦粉,大多数在3个月内即可销售完毕。即使在高温高湿的地区和季节,普通产品在常温下放置3个月,也都可以满足新标准脂肪酸的要求。

  孙辉认为,新标准将“特制二等”并入“标准粉”,保留了低加工指标,为需要加工精度较低小麦粉的消费群体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还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类等级。“精制粉”和“标准粉”两类均为市场小包装小麦粉供应的主体,而原标准中的普通粉则多为企业专供,很少有小包装市场零售,因此单独划分为一类。新标准一方面满足零售市场对加工精度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企业用普通粉作为食品原料的需求。

  突出适度加工,促进节粮减损。目前国内粮食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精度的现象,产品越来越白、制作越来越精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再贵说,过度加工导致的粮食损失大概在3%~10%,高的可能达到15%左右。为了引导企业适度加工,除了质量等级分类变化外,新标准还取消了面筋值和粗细度的质量要求。

  “面筋值大小主要受小麦原料自身品质的影响,与品种基因和种植环境有关,而与加工精度几乎无关。”孙辉表示,而粗细度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是当时小麦制粉工艺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市场对精米细面的消费需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轻碾细磨的现代制粉工艺已经可以做到提取颗粒度相对较高的芯粉。随着现代制粉工艺的发展,粗细度只是加工精度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因此,为了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新标准取消了粗细度定等。


1376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