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供和高端明确西藏茶产业定位
杨雅娜
10月中下旬,中国农垦茶产业联盟组织有关单位赴西藏垦区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发现,西藏垦区茶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重要性强、速度较快,应该承担起引领当地茶产业发展的责任使命。
根据《林芝市农牧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十四五”期间要依托易贡茶场、察隅农场建设科研培训中心、技术培训基地、优质茶叶苗木繁育基地、有机原料种植基地、优质产品加工基地和商贸流通销售龙头企业。因此,西藏垦区茶产业发展要与地方政策有机衔接。一方面,从“保供”和“高端”两个角度明确产品定位,发展满足当地居民消费的高质量藏茶和配合当地旅游业发展需求的红、绿茶,并据此对现有茶园进行更新改造,选择优质、适宜的种植品种。另一方面,要全面推动机采机制,并争取智慧茶园、数字茶园试点示范项目,在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通过多年建设,西藏农业农村厅已先后制定了《西藏绿色茶树种植技术规程》《西藏有机茶叶种植技术规程》等汉、藏双语培训教材,并在宜茶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有效夯实了当地茶叶种植基础。但种植品种杂乱、农牧民种植理念落后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当地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因此,西藏垦区茶(农)场要在充分考虑地方和国有茶(农)场实际的基础上,从种植、加工、管理、营销等全产业链角度着手,制定和修订一系列高原特色生态茶团体标准、机采机制技术规程等,在易贡茶场和察隅农场试点示范后,有序推广到周边农村地区,倒推当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培育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衔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分享的方式,引导当地农户主动参与茶产业经营发展,使西藏农牧民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人才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建设一支有技能、有知识、有眼界的本土化茶产业人才队伍,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科研院所和高校、农垦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涉茶单位,要广泛利用委托援建项目、联合联营活动等平台,主动为西藏垦区国有茶(农)场、地方茶产业从业人员提供异地打工、观摩参观、专题培训等机会,提升西藏茶产业发展水平。云南、福建、广东、广西为代表的茶产业集团化、企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垦区,要积极为易贡茶场和察隅农场提供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适应市场化运营的理念培训,不断强化国有茶(农)场示范引领能力,切实成为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全面参与乡村振兴的国家队、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