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母乳研究生态圈 打造全链条产业转化平台
本报记者 王 薇
生命早期的营养状况对成年期健康有着长远影响,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最主要的非母乳营养来源,其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备受各方关注。日前,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支持的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暨第三届母乳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母乳的基础研究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以及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逾15万人在线上参与了此次论坛。
跨界融合夯实科学基础
孙宝国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等多重挑战,我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其中乳制品行业发展保持较高增速,这离不开大批科学家与企业家真诚付出与接续奋斗。当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已逐步从“信任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形成了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日趋明显、产品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乳制品行业也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中较早与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开展对接合作的“先行者”,伊利集团就是这批“先行者”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以食品科学为根本,凝聚多领域科技优势,开启包括乳业在内的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征程。”孙宝国对乳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夯实食品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基础。以母乳研究及婴配粉研发为例,由于其成分复杂,已无法通过单一的学科来破解其中的奥秘,需要食品科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来验证产品的健康作用。二是多平台协同配合,构建食品营养与健康国家级创新平台。汇聚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多渠道共同推进,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科普。广泛开展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一老一小”的科普教育,有助于促进全民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
以母乳为靶点向纵深研究
印遇龙在题为“仔猪模型在婴幼儿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婴幼儿的免疫和消化系统脆弱,需要开发专用的功能性食品,以精准营养构筑肠道免疫“城墙”。而婴幼儿功能性食品的开发,通常依赖于类人型的动物模型。猪作为杂食类哺乳动物,在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大脑发育方面和人具备高度的相似性,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生物医药学模型。
印遇龙介绍了仔猪模型模拟婴幼儿的研究应用。在基于新生仔猪模型考察婴配粉对小肠形态和微生物丰度影响的研究中,考察了婴配粉对新生仔猪肠道形态、微生物丰度、肠道屏障和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婴配粉的改进以及婴儿机体免疫的提升提供了基础;在基于仔猪模型研究微生物群相关疾病机制的研究中,证明了人源肠道菌群可以在仔猪肠道内定植,能够模拟婴儿类肠道内环境。“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等基础上建立仔猪标准化模型,对评价婴幼儿食品安全与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印遇龙如是说。
“母乳成分复杂、神秘,母乳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汪之顼在介绍我国母乳研究前沿进展时表示,母乳是一个复杂的矩阵体系,一种母乳成分往往具有几种不同的生理功能,而不同成分之间也具有协同作用。国内外科学家对母乳中的蛋白质、糖、脂肪及生物活性物质等展开了深入研究。伊利联合全球权威机构深度研究母乳,研究对比了过去20年国内外的母乳低聚糖HMO研究成果,综述了HMO对大脑认知的影响,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原创成果。研究发现,中外母乳的HMO分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比中荷母乳的HMO含量及随泌乳期变化情况发现,中国人乳中总低聚糖为8—23克/升;国际上首次建立用不同类别母乳低聚糖水平区分Se+Le+次亚型的方法:不同次亚型的母乳低聚糖种类差异明显。同样,母乳中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中外母乳蛋白质也存在差异。检测的母乳样本含多达500余种蛋白质,分析超过95%蛋白含量的15种主要蛋白质及上百种微量蛋白的含量和变化趋势。酶类、免疫活性蛋白和转运蛋白是中荷母乳在泌乳期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中荷母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胞和信号功能相关的蛋白,中国母乳中含量更高。
“母乳是宝宝最佳的营养来源,但也要看到,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存在食物过敏风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在玲指出,母乳喂养婴儿也会发生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过母乳传递抗原,母乳中缺乏某些细胞因子、母乳中特异性IgA水平低可能会导致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AD)也是纯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过敏的主要风险因素。她表示,母乳喂养食物过敏患儿的临床表现以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最为突出,同时还存在过敏性反应及皮肤相关症状,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母乳成分研究层层递进
“母乳不单是营养素的组合,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2014年8月《科学》期刊发布的一组母乳专题文章的标题就是:母乳是人生中第一个功能性食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玉梅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伊研究:中国10城市母婴营养状况调查”。该项目对北京、广州等10个城市母婴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哺乳期妈妈的膳食质量有待提高,不同泌乳期的妈妈对乳类、蔬菜的摄入量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中提出的建议值;49.9%遵从哺乳习俗,遵从习俗的女性对根茎类蔬菜、海藻、水果、肉类的摄入量更高,新鲜绿叶蔬菜的摄入量较低。此外,乳类摄入量、乳类水果膳食模式与血清、母乳中维生素A水平呈正相关。
“母乳复杂而独特,每对母子间都有着独特的母乳指纹图谱。母乳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会随着婴儿状况、营养等因素而变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靳艳介绍了基于LC-MS/MS的中国母乳内源肽及糖蛋白的研究。
靳艳表示,作为母乳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乳内源肽是指蛋白质在乳腺内被酶解所形成的肽。“早产母乳比足月产母乳中的内源肽数目多,这是由于早产儿的免疫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在母乳分泌时蛋白质就降解为肽,以满足早产儿消化需求。”此外,母乳抗菌肽是重要的活性组分,对婴儿早期的免疫系统构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与伊利开展的合作研究中,从中国母乳中发现12个新结构抗菌肽,对E.coli和S.aureus均可抑制活性。
靳艳指出,母乳糖蛋白对婴儿免疫系统构建非常关键。在对母乳糖蛋白位点特异性糖型分析中,实现对泌乳期母乳乳清蛋白的大规模位点特异性分析;解析了母乳中糖蛋白的宏观特异性和微观特异性;揭示了对婴儿肠道菌群起关键作用的岩藻糖糖链的变化;首次发现了乳铁蛋白上新的糖基化位点N521和N534。
“维生素D是我国人群缺乏最为严重的营养素之一。乳铁蛋白应用于乳基食品中,可与维生素D协同补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郭慧媛在报告中介绍了乳铁蛋白的新功能——维生素D协同因子。她谈到,乳铁蛋白是乳中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人乳中含量最高。乳铁蛋白激活维生素D受体,与维生素D存在协同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赵艾介绍了对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临床喂养效果研究情况。在该中心临床干预的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伊利研发的金领冠配方奶粉有助于肠道菌群的定植,更有利于帮助婴儿形成良好的营养成分吸收的肠道环境。同时,设计的OPO结构脂、α蛋白、β蛋白的产品配方,有助于婴儿对脂肪、蛋白质、钙的吸收。“此次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营养,对婴儿健康的影响是全面的,而绝非仅仅对其单一器官带来影响。最重要的是,生命早期营养将促进孩子的主动成长。”赵艾如是表示。
整合资源以科技赋能产品
除了专家们带来的对母乳研究的精彩报告,论坛上还成立了“伊利母乳研究生态圈”。
“创新早已深入到伊利的企业‘基因’之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春喜表示,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企业,伊利以母婴人群的营养健康为切入点,从基础研究做起,连续19年深耕母乳研究领域;整合全球资源,以科研成果赋能产品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伊利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相互促进。如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以任发政院士团队为核心的战略合作,设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开展以母婴为代表的人群营养及乳源功能因子功效开发研究;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开展母乳糖基化蛋白等一系列的母乳成分研究;与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多方面合作。在国际上,进行高质量的科研合作。在荷兰建立了欧洲创新中心,在新西兰建立了大洋洲创新中心,并通过这两大创新中心引领海外创新生态圈的拓展。与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开展研究合作,深入母乳研究成果,为婴配粉的开发提供“智力引擎”。
“未来,伊利将以母乳研究生态圈作为科研生态的基石,不仅融合科研界优质学术力量,并将持续投入海量资源,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全链条母乳研究和产业转化平台,用科技创新赋能,为中国宝宝的健康未来保驾护航。”刘春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