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健康养生 > 详情

食用晚饭过晚,肥胖风险增加

22-11-16

      随着生活节奏和社会压力的增加,晚餐吃得越来越晚、越来越丰盛已成为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据统计,全世界有6.5亿名成年人受到影响,其中包括42%的美国成年人口,该影响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作,包括糖尿病、癌症和其他疾病。

  虽然很多专家建议的健康饮食方式是不要吃夜宵,但很少有研究全面调查过晚进食对体重调节和肥胖风险的3个主要因素影响,这3个主要因素包括:卡路里摄入量的调节、燃烧的卡路里数量和脂肪组织中的分子变化。

  近日,《细胞代谢》上发表了题为《在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中,晚期等热量饮食会增加饥饿感,减少能量消耗,并改变代谢途径》的文章。研究发现,进食时间会显著影响个体的能量消耗、食欲以及脂肪组织中的分子调控通路。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想研究过晚进食促进肥胖的机制,先前的研究表明,进食过晚与肥胖风险增加、体脂增加和减肥成功率降低有关。如果其他一切都照常,那么吃晚饭的时间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人员测试了关于晚食可能促进正能量平衡的机制的3个假设:增加能量摄入的驱动力(使用增加的饥饿感、减少的瘦素和增加的酰化生长素释放肽作为主要终点)、减少能量消耗(使用减少的卡路里燃烧量和降低的核心体温作为主要终点)、通过有利于脂肪生成的协调分子变化。

  根据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室内随机交叉试验,以同时确定晚饭时间对能量摄入控制、能量消耗和脂肪组织代谢的分子调节机制的影响。研究严格控制食物摄入的时间、数量和类型(总热量摄入和饮食成分)、身体活动、姿势、睡眠和光照条件。

  研究人员共招募了16名平均年龄37岁的超重或肥胖参与者。在每个实验设计开始前的最后2—3周,所有参与者保持固定睡眠/觉醒周期,并在进入实验室前的最后3天食用了经过计算、定时和预先准备好的饮食。然后每个参与者都完成了2个实验方案:“早食”方案(17点吃晚餐)和延迟250分钟进餐的“晚食”方案(21点吃晚餐)。

  为了研究进餐时间对能量摄入的主观驱动力同时控制热量摄入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每个测试日通过一系列计算机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了感知饥饿和食欲。结果发现,与早食相比,过晚进食的饥饿概率从10%增加到20%,几乎增加了一倍。

  研究人员接下来评估了晚食对2种食欲调节激素的影响:促进饱腹感的瘦素(Leptin)和促进饥饿感的酰化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这些激素在每个测试日的24小时内每小时评估一次,结果发现,过晚进食使24小时瘦素水平降低了6%,并使24小时生长素释放肽与瘦素比率增加了12%,而24小时的生长素释放肽没有显著变化。在16小时的清醒时间内,过晚进食使平均瘦素水平降低了16%,并使生长素释放肽增加了34%。

  为了研究进餐时间对能量消耗和底物(碳水化合物和脂质)氧化的影响,这些结果通过间接量热法在每个测试日的16小时唤醒时间中测量12次。结果发现,晚期进食条件下的能量消耗显著低于早期进食,与早期进食条件下相比,参与者每天消耗的卡路里减少59.4±13.9千卡(减少5.03%)。关于底物利用,晚食对碳水化合物或脂质氧化没有显著影响。

  为了研究晚期进食对脂肪组织分子通路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早期进食和晚期进食方案期间收集了皮下白色脂肪组织进行活组织检查。结果发现,脂质代谢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绝对数量最大,晚食下调了几个负责脂质分解的基因,而负责脂质合成的基因则持续上调。

  该研究证明,晚食会持续改变参与调节能量摄入、消耗和储存的生理功能和生物过程——这三者中的每一个都朝着有利于体重增加的方向发展。这些发现揭示了食用晚饭过晚与肥胖风险增加之间相关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不仅与以往的大量研究结果一致,这些研究也表明晚食可能会增加肥胖,而且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新的线索。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