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社会民生 > 详情

硒产业走上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21-11-08

本报记者 黄广顺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内市场对富硒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硒产业发展进入上升阶段。为研判形势,抓住机遇,引导硒产业快速有序发展,以“科学补硒 健康中国”为主题的新硒望健康365科普宣传阶段性成果汇报暨“硒谷杯”杰出门店及服务冠军评选启动大会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相关部门领导、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总结硒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经验,谋划硒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合力打造“硒+X”产业生态圈

  “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状态,从东北到西南16个省市区存在严重缺硒区。由于消费需求大幅增加,富硒产业的产值非常可观,具有资源优势的湖北、安徽、广东等地都在大力发展富硒产业。”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聘专家彭祚全以“世界硒都”——恩施为例,对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彭祚全介绍,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均设在恩施。此外,恩施还拥有湖北民族大学、恩施州农科院的省级硒研究重点实验室、硒产品国际贸易中心等。在此背景下,恩施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响应,在推进区域富硒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硒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统筹规划、顶端设计,专门成立了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为硒产业绿色发展、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强大支撑。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恩施仅硒食品精深加工企业达2865家,总产值达到92.31亿元。以恩施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恩施硒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该公司取得135亩硒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建设用地,项目总投资3.6亿元,建设内容包含研发中心、硒原料提取加工中心、人才培训中心、GMP精深加工中心、硒文化展览科普基地和工业旅游基地等,为人才团队建设、核心原料制成、科研开发和质量保障等软硬件的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建成后,年产能约为20亿元,可为当地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由于硒资源分布不均,我国虽然硒资源丰富,但同时又是国际公认的缺硒大国。”恩施硒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杜建中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硒知识的普及推广,国内市场对富硒产品需求量增大,消费频次增加,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完善的产业体系,是恩施硒产业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硒产业的发展方向。”彭祚全说。从打出名号到制定规划,再到深耕科研;从卖资源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从种植到粗加工,再到硒食品精深加工……近年来,恩施的硒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两极驱动”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涵盖富硒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养生旅游业等方面。目前,恩施正在以打造“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为目标,谋划富硒产业转型升级。

  “硒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渠道,是乡村振兴的抓手,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让硒产业走上产业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动力。”南京尚美优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东表示,此次“硒谷杯”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有利于新硒望健康365工程的深入开展和落地,也势必将全民补硒工程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封钦行表示,要积极打造‘硒+X’产业生态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医药保健业、美容业等,加粗加长硒产业链条;要融合功能农业、食品精加工与富硒主题旅游、富硒主题养生、新兴工业参观等关联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协同并进,提升产业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塑品牌、促融合、延链条、强产业,硒产业大有可为。”

从四方面着手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人们对富硒食品是一种长期需求,这意味着硒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但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推动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彭祚全表示,从长远来看,产业发展需要从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推进科普工作、加强产业标准化四方面共同推进。

  市场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富硒食品接受度较高,但对于富硒食品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均比较低。“品牌力弱,将成为未来5年制约硒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彭祚全表示,企业要讲好品牌故事,增加品牌价值,提升硒产业的美誉度。国内富硒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独特的硒资源优势,推动骨干企业建立起完备的硒产品生产、加工、研发等体系,并大力促进特色农业、食品工业、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硒资源深度有机融合。

硒谷科技工作人员在GMP生产车间进行加工作业

  产业兴旺,科技先行。“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我们先后与湖北民族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成立硒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广州院成立绿硒示范基地,与江南大学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等。4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20余项专利和科研课题的申报获批、40余款差异化产品研发的设计和落地,为未来3—5年规划确立了27类约100款产品的研发方案。”恩施硒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硒谷产业园总经理余爱民说。

  “硒资源开发利用要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富硒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提升富硒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益。”余爱民认为,未来的硒产业应脱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的窠臼,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富硒食品和进行富硒食品的深加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由资源到产业的高质量转化。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限制硒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帮助消费者了解科学补硒的重要性和方法,学会甄别和挑选安全健康的富硒产品,由湖北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主办、硒谷科技承办的新硒望健康365公益科普教育推广活动于2020年启动。截至目前,活动已经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近20个省市开展,线上线下硒科普场次近万次,累计硒科普教育人次过亿。

  杜建中表示,硒知识的科普宣传还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从消费市场端做好宣传和引导,坚持“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理念;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这项活动仍在持续开展。未来,将从提升质量、原料升级,扎根硒都、工厂升级,挖掘特色、旅游升级,包产包销、富农升级,创新研发、科研升级,增加投入、活动升级等方面对活动进行优化升级,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助力实现‘补硒科学化、补硒生活化、补硒全民化’。”

  此外,产业发展离不开标准的支撑。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57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出,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富硒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富硒农业标准发展思路和规划,完善富硒农产品品质、质量分等分级、病虫害防治、检验检测等相关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农业农村部提出加强富硒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将有效提升行业规范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彭祚全表示,发展富硒产业正当其时,要以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目标,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提升硒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乃至对外输出标准打下基础。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