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社会民生 > 详情

确保白酒市场风清气正

22-03-21

  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连日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3·15”消费维权活动,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而这些商品中不乏白酒的身影。酒类假冒伪劣问题由来已久,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都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即便不断整治,被业内人人喊打的假酒依然屡禁不止。“这不仅是市场问题,更是与人身安全有关的民生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打击制售假酒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需要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通力合作、步步深化、久久为功。

高利润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在假酒问题上,名酒往往是“重灾区”。据媒体报道,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寻找高仿茅台的信息后,不久工作人员便收到了许多假酒商贩的私信,“茅台镇出品”“前茅台员工进行勾兑”“除了品酒专家,基本尝不出来假”各种保证从假酒商贩的口中流露出来。就在不久前,重庆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假酒案,现场查获假冒茅台酒成品800多瓶、待灌装基酒3000多斤,初步估算涉案金额1亿元。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介绍,假名酒不断涌向市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以茅台系的酒为造假对象,因为其刚需性强、流通效率高;二是朝着老酒、年份酒的概念发展,因为其礼品属性强,造假收益率更高。

  此外,假酒泛滥的还有农村白酒市场。“老村长”变“好村长”、“牛栏山”变“午栏山”……不良酒厂、商家常以近似字、商标改动等方式制售假酒。

  那么,当前白酒的造假手段主要有哪些?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主流的造假手段有两种。一种是打孔酒,造假者在瓶子上打孔后把真酒抽出来,换成低端酒,而抽出来的真酒则用来罐装更高品质的年份酒;另一种则是全套造假,酒箱、酒瓶、酒商标等都是假的。“相对而言,打孔酒最为业内憎恨,因为这种假酒在外观上很难辨别,酒瓶上打的孔更是比头发丝还细,补上修复剂很难看出来,只能由专业人士通过看酒花、闻味道等方式鉴别。”

  假酒制造具备了更先进的技术,酒业销售渠道拓宽则给了假酒销售更多可乘之机。

  随着销售渠道的变革,直播间购物成为消费者又一新兴购物手段,一大批酒水商户入驻直播平台。与此同时,假冒伪劣的白酒产品也流通至直播平台。在某平台,一款售价仅999元/瓶的53度飞天茅台酒,乍一看与正品没什么区别,但飘带处标为“茅台镇传统佳酿 五千年文化经典”,与正品飘带“中国贵州茅台酒”截然不同。

  假酒缘何普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所有的造假及违规、违法行为都是基于暴利。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即便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企业也做了很多防伪措施,但依旧无法完全杜绝假冒伪劣现象的出现,这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假酒泛滥问题背后除了利益刺激或许还有其他答案,但任何行为,只要收益远大于代价,就会有人做。”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说。

制售假酒一直是各方打击重点

  假酒泛滥让消费者在购买酒水的过程中充满担忧。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无论是否为官方旗舰店,产品评价区都会有消费者提出“产品是否为正品”“是否是打孔酒”等问题。“制售假酒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汾酒集团原董事长李秋喜表示,为此,假酒一直是各方打击的重点。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不断打击制售假酒的行为。近日,山西省吕梁市市场监管局对30户白酒生产企业和54家网店销售经营户进行线上线下核查检查,整治侵权仿冒汾酒行为。共立案查处涉嫌“侵权仿冒”汾酒等白酒案件28起,罚款43.9万元;对其中问题严重的8户白酒生产企业进行当面约谈,要求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责令涉嫌销售“侵权仿冒”汾酒系列320余样商品全部下线;集中销毁假冒侵权汾酒206件,货值金额约32.26万元;共查扣印刷机2台,白酒534箱、外包装715套、标识8000余枚、青花20和青花30酒盒1200余盒、酒瓶3000余个。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制售假茅台酒案,捣毁9处作案窝点,现场查获500箱假冒53度飞天茅台酒、1000余套假冒茅台包装,25名违法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该犯罪团伙涉及广告、制售、物流等“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违法犯罪链条,涉案金额1400余万元。

  行业协会也在推进相关工作。中国酒业协会已决定设立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工作促进委员会,进一步引导全行业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意识,对传统设计、工艺技术、商标专利采取有利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快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加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打假手段的沟通,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互动,强化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业氛围。

  酒类生产企业及酒类流通企业也在不断探寻解决假酒泛滥问题的途径。国台国标(2017年酿造)使用NFC芯片安心码,实现了“一物一码一链”的全程追溯,产品还新增盖内码,增强防伪、增加互动;贵州珍酒计划在三季度对珍十五大单品做酒质、防伪和包装等全面升级;名品世家酒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酒域灵境”元宇宙,为全球酒商和用户提供酒水商品溯本求源、真伪辨识、品质评价等支持与服务。

  此外,许多直播平台也在对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进行打击。

假冒伪劣问题何解

  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发力,但目前制售假酒问题依旧没有根除。

  “打击假冒伪劣要正本清源,斩草除根。”李秋喜表示,“制假”是“售假”的源头,不仅要把精力放在流通环节、售假环节、市场最后一公里,更要把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制假环节、生产向前一公尺。反侵权假冒工作关乎中国酒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李秋喜提出,要持续进行酒类科普教育,提高消费者辨别酒品真伪的能力、提高酒类经营者辨假识假的能力,更要提高企业打假工作人员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为酒类侵权假冒工作提供各种法律依据支持,真正唱响保护企业、消费者权益和协同执法部门打击假冒侵权的“两步曲”,为酒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北京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程万松表示,面对屡禁不止的制假售假现象,需要各个环节通力合作。首先,平台自身要提高自律水平、提高鉴别能力,不给制假售假者开绿灯;其次,酒类企业应当有所作为,对于有价值的平台主动入驻,消费者在平台上能找到正确的入口,从而挤占假冒伪劣商户的生存空间,而平台若仍然对制假售假者置若罔闻,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与平台终止一切合作,并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姑息纵容制假售假者的平台予以关停整顿;最后,最为关键的是消费者应当通过正常渠道购买,不要偏听偏信网络传闻。

  沈萌认为,制假贩假的动力源于供求的不匹配,如果供求平衡,即使价格高也不会有制假贩假的空间。此外,只要保证市场需求能够有稳定的满足,就不会让假货有机会去填补真货的空白。

  “要加强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酒类假冒伪劣力度。”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3代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认为,可构建政府、行业、酒企、媒体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沟通协作平台,设立酒类产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

  “只有把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处罚速度加大、提速,才能更大程度地减少假酒的出现。”朱丹蓬如是说。

  (顾雨霏 综合整理)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