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稳“菜篮子”“米袋子” 农批应急保供筑牢民生之本
本报记者 王小萱
疫情期间,平日貌不惊人、稀松平常的萝卜、青菜、土豆等蔬菜也变得“金贵”起来,在某些特殊的时间段,甚至会短暂出现“一菜难求”。近几个月国内多地疫情的发生,尤其是上海疫情显现的“菜篮子”问题,让全国各地占据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民以食为天的“菜篮子”“米袋子”成为民生最刚需的物资保障基础。记者就农批在疫情期间的农产品供应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深入了解在抗疫防疫这场应急保供的全链条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又有哪些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呢?
农批企业的责任担当
若问哪个行业最辛苦?或许每个地方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会被列入其中。凌晨三四点开始交易,每日数以万吨的蔬菜水果从批发市场这个重要集散地,运输销售到全国各地不同的零售端,最后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人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在所居助的城市,很容易就能从超市、农贸市场或线上电商渠道方便购买。但是,近期由于疫情,人们开始对平日无感的萝卜青菜有了须臾不能离开的切肤之感。
视事业如生命的人都说人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一条是使命。但是,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为属于自己;而使命是无限的,属于全社会。因此,在社会责任面前,农批人的使命担当在某些时候甚至比生命更为重要。
“每一个农批人都是持续奋战,每天夜里总是开会,而且一开就开到后半夜,这几年的疫情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工作,顾不上吃饭的时候很多,但还要悄悄地告诫自己,必须得无怨无悔。因为农批人的工作是社会的需要,是一个城市民众的重托,是一个光荣使命。”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负责人这样表述他近几年的工作情形。
自疫情发生之后,新发地在疫情防控方面,扭转了最初的防疫误区,找出了新的防控方向,认为疫情不一定是野味传染,重点是进口冷链等;不单是“人传人”,物品、轮胎、进口汽车配件、布料、快递、包装都可以成为传染源。新发地的防疫工作在此判断基础上,开始精准发力,靶向防控。
新发地作为北京最大的“菜篮子”“果盘子”,疫情发生之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新发地要打造标杆之地、创新之地、科技之地及新式的高质量发展之地,继续托稳北京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同时还给新发地定了三大任务:一是首都物价的稳定器、二是储备库、三是城市安全运行的护城河。
在疫情防控具体措施方面,对于入场人员,新发地总结制定了6条禁令:未接受测温扫码者,禁止进入市场各大门;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未接种疫苗者,禁止进入主市场各大门;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者,禁止进入主市场各大门;未正确佩戴口罩者,禁止进入主市场各大门;不做批发业务的个人(零售或零买),禁止进入主市场各大门;市场内未及时注册、登陆、填报“丰台行”小程序的固定座商,禁止其在场经营。
针对目前全国一些地方出现的大货车司机发生的流动性疫情,新发地紧急制定大货车司机6条硬性规定:一是所有大货车司乘人员必须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场,凭市场内核酸采样凭证离场。做完核酸采样之后,如果货卖完,报告也出来了,出门凭核酸检测报告出门。如果做完核算采样,货卖完但报告还未出,凭做完核酸采样的短信离开市场,没有这两样均不能离场。这既要保证新发地的绝对安全,同时把好出门关,因为全国市场网络都是互通的。二是专业运输司乘人员入场后须主动在驾驶室“居车隔离”,不得与他人接触,非必要不得下车活动;三是自收自驾自销人员,入场后须坚守车位经营,非必要不得离开车位活动;四是市场内正确佩戴口罩,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五是身体状况出现异常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经营区报告;六是核酸、疫苗、行程卡伪造制假者,一律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责任。新发地市场凭借这些精准防控措施,一直保持平稳运行。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位于黔中腹地的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在疫情防控方面又是如何精准施策的呢?在实际疫情防控工作中,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严格落实各级疫情防控要求,总体疫情防控工作效果显著。
严把入口关、严控输入源 园区实施车辆分道入场,严格执行两码同查,测温通过,坚持全面消杀。与市场所在区县疫情指挥部建立了联动机制,防止有些驾驶员或者是司机,把自用手机关机,而拿另外的手机来代替其行程码进入园区。一旦车辆进入园区周边的时候,县级指挥部马上就会与物流园同步信息,防止驾驶员混入园区。
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按照业态网格管理划分,将园区划分成52个网格,每个网格有网格员,每个网格员负责所在区域的人员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结合新常态下疫情防控形势、安全生产态势,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强化演练,促进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加强防疫物资储备 以3个月需求为储备周期,加强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酒精、消毒粉、消毒凝胶、隔离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储备,还储备了5000个睡袋,以应对极端情况下封锁园区。启动闭环管控机制,对省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来黔司乘人员及采购商采取“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试剂+核酸检测”的检测方式,并实行无接触闭环管控。
加强监管仓管控建设 运营的贵阳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进口水果及冷藏食品集中监管仓,严格备案查验、审批追溯,未发生“物传人”“人传人”疫情事件。
稳定“菜篮子”产品市场保有量 充分保障蔬菜、水果、保供肉、粮油、禽蛋、冻品等品类市场保有量稳定在20000吨以上的常态供给储备值,确保满足贵阳贵安630万人口常态化下3天以上稳定供应。
保障贵州省内保供基地货源组织 与两个小时交通圈内的基地签订保供协议,通过实施“三免”政策、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同生产基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推动保供基地建设,进一步保障特殊时期基地农产品进入物流园集散实现“菜篮子”保供。
动态调整市场应急储备量 积极发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蓄水池”作用,在疫情防控期,实时监测“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及价格动态情况,适时启动免费为园区经营户提供仓储、冷库等场所,免进场费、免摊位费、给予供应补贴等激励政策,确保特殊时期能调得出、供得上。
拓宽“菜篮子”域外供应渠道 引导经销商同四川、云南、广西、山东、湖北等省外大型蔬菜产区建立域外保供合作基地。积极与重庆、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周边邻省城市建立联保连供机制,推动特殊时期“菜篮子”产品实现互联保供,切实拓宽“菜篮子”域外供应渠道。
推动“应急保供包”生产及投放 积极组织物流园内农产品经销商、商超系统及电商物流配送企业根据“菜篮子”产品需求品种,合理搭配提供20元、50元、100元等不同规格“应急供应包”,开展封控区域“应急供应包”投放工作,充分保障封控区域市民基本生活需要。
强化“菜篮子”产品运输能力 如因重大疫情事件突发导致区域封控管制时,为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顺畅,物流园充分发挥合作的12家物流企业418辆运输车辆及物流园签约商户38辆自有车辆资源,切实为跨区域运输车辆提供绿色进出通道,确保“菜篮子”产品足量调运。
预设市场外应急保供接驳点
贵阳农产品物流园预先遴选并设立市场外应急保供接驳点,是诸多保供举措中的亮点。据物流园负责人介绍,“如果当园区封控时,启动扎佐镇猕猴桃产业园区大道作为临时保供接驳点;当全城封控时,分别启动黔北、黔南、黔中方向的3个批发市场为集中接驳仓,确保外援物资通过集中接驳仓处理后分配至各封控区域。”
该物流园负责人表示,“发生疫情后,同时要做好三个群体的隔离,一是园区内的商户和工作人员,二是省外的司乘人员,三是采购人员,在场外设置场地,将这三个群隔离,省外司乘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园区,货物转运进入园区。采购车辆不准进入园区,通过线上下单,通过转运在园区外专用场地接驳。”
同时,提供充足的储备设施。园区拥有两栋大型冷库、200余个标准化配套小冷库,总库容为60万平方米,可满足应急农产品储存,为园区商户提供备货设施保障。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批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也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和难点,例如疫情防控政策制定执行未考虑行业特性而一刀切;核酸检测时效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省外来黔入园司机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若司机在出发地未做核酸,入园时才进行核酸采样,等待核酸结果过程中货物停留车上时间过长,有可能会损坏货物,特别是在蔬菜运输问题上尤显突出;疫情防控成本压力巨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管控难度极大,存在相关支出成本在没有政府政策支持下难以长期维系等实际问题。在应急保供方面,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制定的相关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近年的疫情防控过程中,企业不断摸索调整完善,深刻体会到过去传统农批粗放型的管理,已难以适应不断发生的新变化,必须精耕细作,关键时候要拿得出非常精准的数据和台账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查。新发地目前所有台账,所有信息全部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关键几分钟内就能把信息调出来查看。
不少农批企业呼吁政府部门需对市场的核酸检测进行补贴,对市场免收入场费,并进行财政支持。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表示,行业协会将行业在疫情防控当中遇到的保供稳价、货车交通不便等问题,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扶持企业渡过难关,助力行业复工兴产是协会当前和未来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农贸联将多角度全方位,全面规划切实可行的一揽子帮扶措施以减少损失,为企业保驾护航,共克时艰。
建立有效的全国各农批市场管理主体间的沟通机制及渠道,加强同行间的经验交流与保供协作,是许多农批企业的主要诉求。同时,为保障物流园区及批发市场“菜篮子”民生产品能及时供应,希望相关部门协调国内各农批市场不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不简单地以货车司乘人员行程卡绿色带星号为由限制车辆通行、停靠,有效保障运输车辆运输通畅,让更多的民生物资尽快送达民众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