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行业方向 > 详情

非遗融合新形式 中餐烹饪展新颜

22-10-28

      二十四节气源头要追溯到我国黄河流域,主要反映中原地区的天时阴阳及物候现象变化,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二十四节气在全球气象领域素有“第五大发明”的称号,2016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业技术和媒体传播发展迅速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依然能够以典型的文化认同特征、社会服务优势和审美导向功能,成为传播文化自信的首选。

  我国烹饪教育研究在2011—2020年的5个最主要突现词分别为改革、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和产教融合。关于中职中餐烹饪教育,近年来各地搞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不少显著的成绩。因烹饪专业具有实操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多重特点,工匠精神备受烹饪教育界的关注,各大中烹饪院校均以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的行动纲领。

  目前将二十四节气融入中职中餐烹饪的应用实践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节气,在其他地方节气特征凸显程度不够;二是二十四节气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内容颇多导致研究周期长,烹饪课程任务重、工作量大。如何将这一宝贵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仅是全盘拿来这么简单,还要精巧构思。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与了解,融合烹饪专业课程及活动中开发出相关主题活动设计,以此来盘活我国这项古老的“世遗”文化。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古人在立春食麦与羊,立夏食菽与鸡,立秋食麻与犬,立冬食黍与彘,这是祖先对自然界和宇宙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传承至今演变成“咬春”“清夏”“啃秋”“补冬”。作为烹饪专业中职院校,要将特有的民俗与烹饪实践课程相融合,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出个性化校本课程,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这其中所体现的养生理念恰与中餐烹饪的饮食养生如出一辙,可以更好地开发不同季节相应的主题活动。

  关于筵席菜单主题活动的设计,从古至今有很多名筵,如曲水流觞宴、孔府宴、烧尾宴等。这些宴席无不因文化底蕴深厚而被后世作为推介美食交流的窗口与平台。发展至今,主题筵席种类更多如江苏淮安的全鳝宴、陕西关中的全面宴、山东临朐的全羊宴,可谓是全面开花。食品从业人员可以结合节气特色开发出相应主题菜单,将二十四节气的人文理念融入菜品,从而提升菜品的文化底蕴内涵。

设计特色节气厨师服

  中职院校的实训课程需要穿工装进入实训室,一方面是潜移默化增加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是统一着装便于管理,中餐烹饪专业中的厨师服便是厨师的工装。很多时候,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并不会把目光聚焦到不起眼的厨师服上,近年来随着线上平台的风靡,不少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开始定制服饰。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与艺术价值较高,如立春穿青衣、立夏穿红衣、立秋穿白衣、立冬穿黑衣,这些特定的习俗可以很好地与中餐烹饪专业融合,设计出专属于本土特色的厨师服。经调查发现,目前行业中厨师服缺乏个性,虽然有红色、白色、黑色等多种颜色,但款式区别度不大。作为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厨师服是精气神的体现,四季融入4种不同颜色的厨师服,并将二十四节气的特色绘制在厨师服上,是个不错的创意点,可以大胆尝试。

呈现节气食谱视觉化

  二十四节气食谱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智慧结晶,为了更好地传承,在当今高品质、重养生的生活方式下,如何用视觉化的方式直观呈现,既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要符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二十四节气食谱常见以节气为时间线索,烹饪顺序按挑选、搭配、烹饪、摆盘为主要逻辑顺序。也有先介绍不同节气果蔬的营养成分,或加入应季速查表等相关内容,让食谱知识含量更高,内容更加丰富。

  二十四节气食谱在市场上比比皆是,其视觉呈现以照片形式最为常见,其优势是比较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可以更具象地表现出汤汁、勾芡、火候等菜品的色泽、质地与烹饪方式等。节气食谱封面要突出菜的色、香、味,封面字体一般以书法体为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要体现中国人的精神与智慧。开本应大小适中,便于携带和阅读,以图文并茂——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排版,将节气食物的选择、营养搭配、烹饪过程及营养成分等重要知识一一列举。也有食谱在呈现菜品时将图片放大,增强画面冲击力,增加读者食欲。将菜品与食材图片相组合,让读者清晰直观地看到菜品中所有主料与辅料的搭配。营养成分与应季速查表一般多以表格方式呈现,以便读者迅速寻找所需知识点。这样的视觉化设计会让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底蕴流露出来,从而扩大传播力度,增加对受众的影响力。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进入新时代,中餐烹饪要改变当下发展的不利现状,需融合我国其他优秀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开创出适合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