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社会民生 > 详情

营养为老龄人群投射生命之光

23-12-14

  12月2日—4日,2023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13位知名营养专家、医学专家,19位青年学者以及养老机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大专院校师生、社区医院老年医院管理者,围绕老年营养健康改善行动政策、老年营养食品研发、疾病营养管理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次年会同时开展国家继续教育培训,在相关老年科学技术领域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学习。

老年康养领域人才培养不足

  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9%。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长期面对的社会性问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特殊食品分会理事长罗云波在年会致辞中表示,未来十年,我国老年人占比将越来越大,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营养健康问题将是全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解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健康问题非常紧迫。因此,必须加强老年营养健康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营养保障。

  “目前我国在老年学、老年营养健康食品以及老年康养领域的人才十分匮乏。”罗云波指出,老年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相关专业的培养和研究机构相对较少,导致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其次,老年营养健康食品领域需要综合营养学、食品科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不足,而老年康养领域则需要具备医学、康复、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

  针对如何解决老年学和老年营养健康食品以及老年康养领域人才匮乏问题,罗云波认为,首先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设立老年学、老年营养学等专业,培养专业的老年相关学科的人才。其次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团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尤其需要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平台,提供实践机会和开展培训项目,培养更多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老年学和老年营养健康食品领域以及老年康养领域的科普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和重视,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

营养是生命之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于冬梅研究员团队调查中国老年人膳食、生活方式及慢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老年人能量摄入充足,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食物摄入需提高,膳食结构仍需优化;饮水量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仍然存在。

  老年人慢病患病率逐渐攀升。营养相关慢性病中,60岁及以上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7.5%,女性61%;女性为农村略高于城市,男性为城市略高于农村。60岁及以上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7.9%,男性23.3%,女性25.9%。城市高于农村。

  许多老人信奉“千金难买老来瘦”。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房红芸团队分析1998年至2018年我国2.7万余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随访数据发现,与BMI正常(18.5~23.9)的高龄老人相比,BMI<18.5的低体重老人,死亡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风险增加30%左右,而超重和轻度肥胖者(24.0~31.9)相应风险却降低约20%。

  “这意味着对于无基础病变的老人来说,无需纠结体重体态,轻度肥胖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 房红芸介绍,老年人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异常、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肌肉萎缩、瘦体组织量减少,从而影响老年人食物摄取、消化和吸收能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缺乏。体重丢失是营养不良和老年人健康状况恶化的征兆信号,增加患病、衰弱和失能的风险。老年人治疗费用中10.6%是由于营养不良直接消耗的。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人们患上重大疾病的风险,同时又会降低死亡率。“肥胖悖论”研究认为,超重为老年患者提供代谢储备,从而防止虚弱、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症,而老年人低体重会导致多种疾病。更好的营养带来的获益超过了较高BMI造成的危害。

  房红芸说,尽管如此,仍不能忽视肥胖对健康的不良影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风和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还与10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肥胖悖论”并不是随意取消健身计划或者放开“嘴”的借口,传达的真正信息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超重”背后的意义。因此,老年人的体重不宜过低,体重指数BMI在20.0—26.9kg/ m2更为适宜。房红芸建议老年人要控制能量摄入,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少吃含糖、能量、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糕点等。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多摄入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果,适量吃些坚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积极运动,注重安全。

  “肿瘤康复期患者回家,往往肿瘤好转但营养状况恶化。患者不吃营养补充剂、特医食品,而过分迷信乌鸡汤、鳖精、灵芝、黑木耳。致使康复期患者百分之三十多出现体重减轻,百分之七十多进食减少。”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认为,老年营养要从中青年开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高发,肿瘤营养康复期缺乏指南,应纳入老年营养框架,将营养触角从院前院中延伸向院外。

  “社区、居家老年肿瘤康复期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高。营养不良患者增加了40%—70%的住院时间,增加65%住院平均成本。营养治疗最终是省钱的,要拿出成本效果证据。营养诊断应纳入治疗方案,营养治疗应在放化疗治疗前尽早启动,在放化疗结束后仍需继续。”于康理想的肿瘤患者(家庭)营养管理模式,除了临床专科医师诊断+临床治疗,还应补充营养医师主导营养治疗+监测+随访以及营养专科护士营养筛查评定+护理。

  在于康看来,营养对于肿瘤患者不仅仅支撑生命的延续。“当一个晚期肿瘤患者自主喝下一杯果汁,眼中会闪现出生命的光亮。营养是肿瘤患者黑暗生活中的一束光,引导向生的力量。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可以让老年肿瘤患者生活更有质量、更有体验感,更有尊严。”

养老健康领域一片蓝海

  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适老产品需求旺盛。

  北京工商大学刘新旗教授带领团队近年来研究老年人蛋白质食品,开发了适合老年人饮食习惯的植物五花肉、植物腱子肉、低碳水高蛋白高纤维的无面粉主食面包。此外,更多科研机构成果落地转化为适合老年人的冲调粉、代餐粉。方便快捷、低Gi营养健康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感、口感,成为老年食品的研发方向。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谈到养老机构营养管理服务痛点,新华家园颐享社区总监吴骐华说,养老机构日常要针对老年人不同咀嚼能力提供不同形态的膳食,根据不同健康水平力争膳食科学平衡。老人支付能力不一,饭菜精细档次要求各异。还要针对高龄老人、失能型、失智型不同阶段需求,提供日常或非日常饮食。除了烹调方式复杂、餐饮方式多样,营养标示困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长期困扰的问题。“膳食营养分析是“刀刃向内”,暴露出各种不足和失衡,这对一味追求美味好吃的人来说并不好接受。”海油能源发展配餐服务分公司负责人高慎东在工作中有深切的体会。

  痛点往往可以转化为机遇。近年来,数智化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入局养老市场。南京善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院内院外一体化临床营养管理数字化及一站式临床营养服务解决方案,院内全面对接挂号、门诊、住院HIS、LIS、收费等系统,数据打通、智能筛查,实现对住院患者、康复及重点人群的全程营养管理。院外为医院的门诊、出院患者、社区居民提供“互联网+营养健康”增值服务,基于营养云,实现在线营养咨询、康复及慢病管理。这个数智化平台将市场上的营养食品数据和老年营养大赛的食谱输入进行分析,同时还在建立线上营养师服务平台。

  据艾媒咨询推测,今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6.8%,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增速保持在10%以上。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线上适老商品的数量超过2019年同期的2.1倍;其中,营养保健和食品饮料类商品数量最多,占比超过20%。

  近年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委员付萍带领团队,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老年营养餐标准化、数字化、便捷化和营养化四化建设,健康科普宣传3年受众超过百万人。在基地建设方面,分会已建设食品生产基地3个,养老基地3个。积极推进老年营养人才队伍建设,以各种形式培养老年营养人才。同时,积极主持老年食品团标制定,已完成3项团标制定。

  付萍表示,婴儿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不断攀升。未来老年营养健康消费一定是广阔的蓝海,老年人为健康买单的意愿强烈。但市场上不少老年食品营养密度不够、老年食品尚无标准,无法在产品上进行标识和声称,这些问题困扰着老年食品开发与消费。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