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市场监督 > 详情

陕西全力做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

22-04-19


  本报讯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从长远发展角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斌近日表示。

  蔡斌介绍,十年禁渔,陕西除了对汉江、嘉陵江和3个国家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捕外,根据实际,陕西把丹江和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并纳入了禁捕范围,涉及宝鸡、汉中、安康、商洛4个市29个县(区)和安康瀛湖旅游管委会、安康恒口示范区。与长江干流兄弟省市相比,任务比较轻。但汉江作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发源于素有“生物资源库”之称的秦岭山脉,据记载,流域内鱼类资源有100多种,是长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数据是反映长江禁渔成效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开展长期定点监测,科学分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和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等重点区域资源变动情况,对长江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宣传落实禁渔政策有很大促进作用。

  蔡斌就陕西在资源监测评估方面所做的工作简要说明。

  第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禁渔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去年,省级财政专项列支4000万元,用于禁捕执法能力提升、护鱼员队伍建设、“六有”标准推进、禁捕监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其中,379万元专项用于资源监测评估工作。陕西省禁捕办牵头制定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效果评估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在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下,由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牵头,设立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陕西监测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共同组建了监测评估专家组,集聚各方优势力量,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强化评估工作科学性、实效性、综合性。

  第二,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一是建立本底数据库。以2018年至2020年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本底数据库,对鱼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定期动物组成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科学反映禁渔成效。

  二是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方案。监测采样点由原来的34个增加到45个,监测范围扩大到汉江、嘉陵江、丹江的支流和重要湖库,10个保护区监测全覆盖,内容涵盖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社会公众满意度等方面。

  三是修订《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陕西省有9种水生野生动物升级保护级别,调出1种,补充6种,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40种,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推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四是确定监测单位。去年,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组织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效果评估,目前监测采样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通过第三方评估,能真实全面反映全省禁捕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全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水平。

  针对下一步工作,蔡斌表示,一是持续保障经费。资源监测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综合性工作,陕西将多方争取资金,保障每年监测评估工作经费。二是完善监测评估网络。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陕西监测站为主体,充分调动各市县级工作站积极性,建立健全监测调查网络和完整稳定的技术队伍,保障日常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水生生物资源数据库。结合种质资源普查、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等工作,建立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数据库,全面准确反映全省水生生物资源变化情况及规律,为长江“十年禁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

  据了解,2021年,陕西省水产品总产量17.07万吨,比上年增加1.07%,市场供给总体稳定,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万元,比上年增加1.94%,渔业经济稳定向好。渔业产业发展守正出新,产量产值达到新高度,稻渔综合种养实现新突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创建迈上新台阶,渔业产业宣传推介拓宽新渠道,绿色养殖取得新进展。政策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搭建起了稻渔、大水面、冷水鱼、池塘养殖等多个产业协调发展的“1+2+N”渔业政策体系。资源养护有序推进,长江禁渔有力有效,黄河禁渔有声有色,基本形成“水上不捕、市场不售、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禁捕氛围。渔业渔政执法水平持续提升,全省水产品质量和渔业安全生产形势良好。

  (王京臣)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