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食品小作坊“变形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千百年来,食品小作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即便是在食品工业规模化、现代化的今天,食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仍然受到特定区域和消费人群的青睐。作为一种散发着烟火气的食品生产业态,它们是一地独特的印记,将乡愁文化、童年味道传承并发扬。但是,食品小作坊进入门槛低,散落于大街小巷,其生产操作缺乏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风险隐患比较多。
本着有效监管和促进这些食品小作坊发展的目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按照江苏省政府要求,将“推进小作坊提档升级,培育名特优小作坊”列入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严守食品安全底线,重点打造一批名特优小作坊示范点,全面推动全区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给传统美食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米糕
牛肚
当地监管部门结合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摸排全区在业食品小作坊,通过“一对一”培训宣讲形式,主动上门服务,宣传普及提档升级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详细解读提档升级的奖补政策、品牌效益和经济收益,激发企业提档升级的主观意愿和内生动力。通过上门走访周沟通、月服务措施,详细了解食品小作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强、实施性高的提档升级方案。择优选取不同类别的特色小作坊15家,邀请第三方机构专家为其提供个性化业务指导和提升建议,提高提档升级专业化水平。
在淮阴区喆喆食品店,老板周婷婷正在不停忙碌,时不时有顾客上门购买面条。周婷婷夫妻俩爱干净,每天都将作坊打理得整洁有序,街坊邻居都是他们的常客。干净整洁明亮的加工环境,规范的加工流程,烘箱、电扇、防蝇防雨等设施在为面条“吹风挡雨”的同时,也让小作坊提档升级有了足够的底气。
淮阴区成之缘熟食加工部、画彤食品加工厂、三只牛食品加工厂、腾新肉制品厂、橙子家的黄牛肉食品作坊、林素琴熟肉制品加工部、东正食品厂都是小作坊提档升级的受益者。淮阴区市场监管局委托第三方机构专家根据这几家均从事加工制作酱卤肉制品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指导意见,对作坊进行改造,如将原来同时用于卤肉和冷却肉的一间小房间,改造成拥有标准化隔间的工艺厂房,并专门扩建了原料间、清洗间、腌制间、熏制间等标准化厂房;将原来使用的铁制工具全部改为不锈钢材料;保持人员着装干净,生产环境、设施设备等干净整洁。
多年来,淮阴区洪皓食品经营部食材始终坚持自己采购,自己加工,严格把关。为保证食材口感,他们的牛肚都是厚切的,肉质丰富而有嚼劲。
淮阴区锦喜食品经营部生产的米糕,其特点是自然发酵。他们坚持只做蒸的米糕,又在传统米糕中加入五谷杂粮,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传统又流行的美食。
淮阴区淮膳坊食品厂生产的速冻包子,坚持做最原始的家乡味,除了有传统的鲜肉包、青菜包、豆沙包外,还在不断创新研发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在淮安自然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内,负责人赵军正在整理新加工出来的五香鹌鹑蛋,等客户上门来取货。据赵军介绍,政府的提优帮扶措施使加工厂在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等方面更加规范,品质更有保障。眼下,鹌鹑蛋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好,成为周边鹌鹑养殖户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了鹌鹑养殖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臭豆腐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小吃,各地的臭豆腐各具特色。以经营豆制品为主的淮阴区丽赢食品厂,在老板苏雪峰的精心经营下,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由家庭成员为主的制作模式变为聘请员工加入的小作坊制作模式,将沉重的石磨换成了电动的小钢磨,销路打开了,销量也明显提升,即使是在淡季也能保证每天1000多块豆腐的销量。
淮安市咸菜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家喻户晓,淮阴区贝纳利食品厂、淮阴区玉平腌制食品厂作为淮阴区今年培育的腌制菜小作坊,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帮扶下,调整了布局和设置,重新设计产品包装,推出了风味独特、鲜亮脆爽的腌制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些食品小作坊经过新建或改造软硬件,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改变紧扣传统饮食文化特色,也将现代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逐步融入传统特色食品中,在提升传统特色食品安全水平的同时,也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了保护与传承。
(石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