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探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新路
本报记者 连 荷
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热度不断,食品安全舆情始终保持高位。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可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新时代下,如何让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交流更精准、更透明、更接地气?6月23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召开的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新需求与新挑战”专题上,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食品产业界、科技界和媒体界的代表从食品安全文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舆情变化等不同维度,深入剖析新时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理念的迭代更新,以及科技界与产业界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的创新实践,并对媒体如何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提供新思路。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介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建以来,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领域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开展了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发布系统、响应系统和再评估系统研究,组织了大宗食品安全认知调查等。探索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群众满意度高,今年央视“3·15”晚会给予肯定。推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区域合作机制。探索“互联网+风险预警交流”监管模式,指导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大学校园活动,不断创新短视频、动漫、专栏等风险预警交流模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各具特色。加强与学会协会、科研机构及新闻媒体等合作,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先后组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编写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和风险解析等近300篇,润物细无声地传播食品安全知识,赢得了社会公信力。
专业媒体让风险预警交流更精准
食品科普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食品科学却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如何做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的传播,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挑战很大。媒体如何借助平台优势、依托专业力量,将科学的风险交流成果更好地传播给消费者,成为此次会上探讨的重要话题。
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表示,作为长期深耕食品、健康领域的专业媒体,中国食品报社主要通过三方面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认知的科学水平。一是坚持以专业性为抓手。专业媒体应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科学、公正、及时、准确发声。用科学的真相和公正的建议,引导食品安全舆情向着科学、客观、严谨转变。40年来,中国食品报社扎根食品领域,组建了包括400多位知名专家在内的智库,将科学的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正本清源,是中国食品报社一直坚持努力的事情。另外,随着“大食物观”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新食品逐步走向市场、餐桌,公众对此有更多的认知需求,中国食品报社坚持用专业力量更好地引导消费者来认识这些新事物,让消费者在消费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充分发挥媒体专业作用,让科学跑到谣言前面,让科普跑到消费前面。二是用好专业素材。作为专业媒体,在风险交流中,要用好优质、专业的素材,将风险提示和风险解析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有效的资源转化为消费者能够掌握的知识,从而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形成良好互动。三是充分发挥融媒体矩阵优势。纸媒转型要向移动互联发力,中国食品报社也从过去的“一张报”逐步发展成现在一报一网一端、视频等融媒体矩阵。在传播过程中,要依托一些新平台,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通过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将想表述的内容传播出去。“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媒体融合发展优势,不断凝聚融媒体传播能量,增强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加大食品安全谣言打击力度,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和谐、安全、放心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副总编辑潘传龙表示,作为市场监管总局所属综合类行业媒体,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一直重视食品安全预警交流传播特色实践。第一是开辟特色专栏,让预警交流传播活起来。通过权威科学通俗易懂语言,讲好食品安全抽检故事,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不断激活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报纸在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宣传中也有权威作用和信任价值。”第二是特色载体,让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动起来。立足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预警交流重点,擦亮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工作窗口,引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把经验讲出来。同时,去年推出的微信公众号“特食界”也迈出了“互联网+新闻+政务+服务”的宣传交流探索新步伐。第三是特色活动,让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立起来。如食品安全进大学校园活动利用大学生带动更多消费者参与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网络媒体如何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发挥作用?对此,光明网副总经理宋乐永表示,随着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应对食品安全类公共危机过程中,舆论尤其是网络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握好应对危机的时、度、效。网络媒体应做好食品安全的瞭望员,用理性科学的态度,迅速甄别舆情线索性质。同时,媒体应做好新食品科普达人,在食品安全科普中倡导主流价值观。在向大食物观转变过程中,做好大众科普,构建社会化的食育科普大格局。另外,Z世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对食品企业的传播也提出了新的需求,5G的普及让企业可以借助社交平台,通过慢直播形式,让消费者了解企业食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增加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和认知。网络媒体也应探索慢直播等新传播手段,做好食品安全的“科技极客”。
从多方面提升公众风险交流参与感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不是独立的,而是与食品安全文化、新媒介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食品安全管理系教授Carol Wallace谈到国际视野下的食品安全文化与食品安全风险时表示,食品安全文化的概念2009年前后出现在出版物中,食品安全文化的演变基于HACCP,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理解和研究的分支,建立在组织文化、组织心理学、人为因素研究、安全科学、社会认知科学和民族文化工作的基础上。她指出,可以通过完善食品安全文化,来影响食品企业的经济收益,完善改进文化不仅可以加强文化,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底线。
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苏婧表示,短视频、社交媒体与网络媒体、电视及报纸和广播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并不相同。我国食品安全舆情始终保持高位,随着监管力量加强,变被动曝光为主动披露。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餐饮、外卖、电商等新产业带来的新风险。而由于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后真相特点愈加明显,公众主观认知与实际食品抽检结果会产生巨大落差,而“你点我检”“你送我检”等行动能够呼应公众主观感知,提升公众参与感。通过社会赋能、群众参与、政府宣导,给公众赋权,将食品安全监管力下放,从单向沟通向双向沟通转变,纳入更多的食品安全利益相关体,将被动解决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在未来,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将愈发主导,成为风险交流最核心一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陈思介绍了新时代、新背景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需求的变化与趋势。她表示,在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至少要从三个层面来提升公众的获得感。第一,科学政策、科学结论是否能真正触达公众;第二,是否对公众产生有力的影响;第三,是否把握了影响的方向,减少负向影响。在国际上,主要通过建立权威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系统地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以公众风险预警研究为抓手,洞察本国民众的认知状况规律,做到精准交流。她表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直致力于实现“科普交流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寻证符合民众认知规律、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交流方法学,向目标受众提供给他们应该知道尚不知道又想知道的内容。
以多维模式带动食品科普传播
据了解,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持续十几年,以科学精神为本,坚持科普传播方式,有效改善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缺失的局面,也由此培养并感召了一批科研人员投入科普工作,为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发声。
面对新需求,科技界如何有效做好消费者沟通和交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娜表示,科普工作需要有的放矢,这需要科技界了解食品产业变化过程中消费者对于信息需求的变化。“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居民对于食品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食品品类需求,到食品安全需求,再到现在对食品营养和安全两方面的需求。随着需求的变化,产业界也随之调整,这些都使消费者对食品知识的求知欲不断增强、改变。” 张娜表示,单独靠科技工作者来做科普,力量非常弱,需要有科普的载体和平台,对包括食品营养、健康、安全,或者某一领域开展专项培训,组织撰写或发布食品行业白皮书,开展食品行业调研,发布相应报告,甚至建立起共享科普窗口,成为连接政府、公众、企业、媒体之间的纽带,才能够保障风险预警交流客观而真实。此外,多维模式能够带动科普传播,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等能够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科普工作的开展,让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对健康知识更感兴趣,但很多新的挑战也摆在面前。如很多旧谣言披上了“时尚外衣”,传播到新媒体平台,吸引了很多受众,而在自媒体时代,这些错误的信息传播效率更高,一部分人因此陷在食品与健康的信息“茧房”中。而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与疾病预防、生命质量相关内容。一些健康相关的新概念可能影响到市场的竞争,甚至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和未来。因此,食品安全科普要有科学的解释,让消费者了解相关信息。另外,健康安全方面的信息解读难度越来越大,很多说法不能简单概括为谣言,却又不完全正确,因此需要跨学科知识储备,对食品进行全面评估,主流媒体需保持公正和科学立场,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的成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食品产业界作为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会上,味全研发和食安中心总监杨震南、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部高级经理郝美娜作为产业界的代表,分享了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的实践和思考。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进行了总结。刘秀梅介绍,就理论而言,风险交流是风险分析框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风险交流工作,要涵盖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它不是独立的领域,而是传播风险评估知识,沟通并且传播风险管理策略的大平台。在风险交流工作中,一定要以科学为基础,引导产业界和全社会各尽其责。从实践来讲,风险交流是有目标、有受众的,因此要不断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出现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行交流。我国近10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变化,随着不同问题的出现,交流对象、交流方式和模式必然产生变化,而随着各国风险管理的新动向和法规标准、政策的更新,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技术的迭代进步,在开展风险交流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学习、创新,适应新形势。